![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法_日本东京大学学习方法_pdf电子书_作者: [日]永野裕之 成功励志 第1张-7B4电子书 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法_日本东京大学学习方法_pdf电子书_作者: [日]永野裕之](https://www.7b4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0/02/265fd17554e55e.jpg)
作者: [日]永野裕之
译者: 李俊 电子书
出版年: 2017-4
页数: 155
定价: 42.00元
装帧: 平装
ISBN: 9787569914399
书籍介绍点评:
在上高中之前,"聪明人"这个头衔和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。但是后来,我不仅考上了东大的恒星物理学专业,甚至还加入了JAXA。
我之所以能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可能,是因为掌握了父亲教给我的学习方法,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,终将得以长大成才,实现梦。
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去学习?这本书将为大家解决这个烦恼。书中还汇集了很多实现梦想所需的学习窍门。这些学习诀窍包括:接近本质的更思考法、目标的设定方法、问题集的使用方法。还有大多数人都特别感兴趣的"记忆法"。
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,是一生的财富。不管你现在多大,只要获悉了学习的诀窍,你的人生就会有更多可能。
“会学习”的必备条件
人们常说:“狮子会把自己的孩子推进千寻之谷(就是要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,经历风雨)。”但我认为,所谓“千寻之谷”,指的就是培养孤独感和危机感所需的环境。这正是父亲所说的“如果逼着孩子去学习,他是不会真正学到什么的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。
那么,你是什么情况呢?我想,会拿起这本书的人,肯定正处于不得不学点儿什么的状况。是要面对资格考试?升学考试?还是高考?如果是这样,我十分真诚地建议:在开始学习之前,请下定决心,接受“要学习必须要面对孤独感和危机感”这个事实。这节的标题是“’会学习’的必备条件”,具体指的是“三大要素”其中两大要素分别是孤独感、危机感,那么,另外一个因素是什么呢?当然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了。不管孤独感和危机感多么强烈,学习方法不对,也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。错误的学习方法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,甚至会让成绩倒退。我认为,“提高学习能力”和所需要的“三大要素”之间的关系,可以用下面的“公式”来表示。“×学习方法”之所以用×号,是为了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。
提高学习能力=(孤独感+危机感)×学习父亲给我的唯一建议我的父亲从来不会对我有什么高要求。却给了我一个关于学习方法的建议。那就是,“跟别人一样学习是不行的”。那时我还在读初中,不太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。到了高二那年冬天,当我终于想要努力学习时,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。也可以说,就是这句话让我找到了学习的诀窍(之后会在PART3中详述)。
跟别人一样真是太耻辱了!小学6年一共18个学期(日本小学一年三个学期。——编者注),我每一个学期的成绩册中,老师都给出了“不稳重”之类的评语。我依稀记得,上课时老师总是用眼神警告我,一个朋友还兴致勃勃地数了数我被警告的次数,他说,在50分钟的上课时间内,我被老师用眼神警告了43次(在此,我向当时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歉意)。这还不算,我的父母还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。尽管如此,母亲却很少斥责我太过顽皮,她甚至觉得这是值得高兴的事,觉得这正是我的独特之处。在学校,虽然有几位老师平时对我很严厉,但对我的母亲却表示:“这孩子只是好奇心太重。有机会的话,就让他了解一些新鲜事物吧。”如此宽松的氛围,在日本社会其实非常难得。所以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,我一直都是得过且过,不求“平均”。那时候,我心里想的是:“跟别人一样真是太耻辱了!”而且,我一直不觉得那是什么特立独行的想法,直到结婚后,我对妻子说:“我一直都认为’跟别人一样很耻辱’。”妻子听了之后大为吃惊。
方法
反过来说,有孤独感和危机感的同时,只要能配合正确的学习方法,学习能力就能实现飞跃。很多学生都用实际行动向我证实了这个公式——他们从“垫底”生一跃成为年级前几的“尖子”生。
力争第一的人是怎么想的
我理想中的老师汤浅勇治老师是维也纳音乐大学指挥专业副教授。他就是我理想中的老师,也是我的榜样。在汤浅老师门下,有很多活跃于全世界的杰出人士,其中有好几位参加过国际比赛,取得了冠军。小泽征尔和佐渡裕这些著名指挥家,都参加过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,汤浅老师的学生曾我大介、阪哲朗、下野龟也、垣内悠布也曾在该比赛中得过冠军。在最引人关注的世界级指挥比赛中,大概也只有汤浅老师一人门下出了4名冠军吧。汤浅老师最让我感到敬佩的地方是,他绝对不会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,进行固化教育。他不会去抹杀每个人特有的鲜明个性,而是充分发掘学生的才能,找出每个人的闪光点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很清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把所有学生都塑造成一个类型,对老师而言要省事得多。汤浅老师学识渊博,发掘的人才不计其数,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懂得因材施教的良师。只有这样的老师,才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“天才”。
力争第一和只求平均分的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“学”的词源是“まねぶ”,也有“模仿是创造之母”一说。但是,如果认为仅仅模仿就行了,肯定不能成为第一,靠模仿最多能达到第二。虽然我也承认,从模仿开始着手很有效率,但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忘掉模仿的真正目的。换句话说,只有独创型的人才可能得第一。我父亲在成为教育学者之前,是一名研究学者。在学术论文中展示自己的独创性是研究学者的使命之一。研究,就意味着必须跑在世界前沿。受此影响,父亲一直觉得:要为常人所不为,劳常人所不劳,这句话要常挂心头。我这本书不会告诉大家“达到平均分数的学习方法”。因为说白了,取得平均分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学习法,也就是“向大家看齐”,努力做到别人在做的事,只要不被别人甩在后面就行。父亲教给我的“力争第一的学习方法”是实实在在的“快乐学习法”。通过这种学习方法,你可以自己挖空心思去创新,愉悦地发觉未知事物的本质,体验面对未知事物的乐趣。我从高中时期就认为学习不是痛苦的,而是快乐的,就是因为我从父亲教给我的学习方法中找到了窍门。我希望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,能对所有看这本书的人有所帮助,但我并不希望大家都照搬我的学习方法。虽然我想让正在读这本书的你,来参考我的学习方法,但更期待你能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学习方法。你可能会说:“啊,这太难了吧?”没关系,因为最能让你的才能得以施展的是你自己,比任何人都希望你能成长的也是你自己。
感谢分享
感谢分享!
谢谢楼主分享